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戒断「效率毒瘾」
我曾一度非常着迷于「Productivity Porn」,在各种笔记软件中反复纠结。不断尝试各种新鲜的笔记类软件,手里为数不多的笔记在各个App 中倒来倒去。

后来想想,我纠结的其实不是笔记到底怎么选,而是我不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——以为自己需要的,和自己真的需要的并不一样。
我一度以为我会每天写日记,日更博客;实际上,在今年之前,我输出的完整内容非常有限,内容质量和数量都不足以需要专门有app来「管理」它们我一度以为效率是我工作的瓶颈,所谓「公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」;事实上,效率并不是实际工作结果的衡量标准,甚至在「努力」和「正确」面前,「效率」都排不上优先级
而现在,我悟了。(也可能只是一时之言,过了多久以后又“悟”了也不是不可能)
我真正明确了我的需求。经过一段时间不断迭代,我把 Notion 改造成了真正适合我的样子,而不是让我去适应它。
使用 Notion 的100 种方法
Notion 的使用方法肯定不止 100 种。光是官方推荐的模版库,加上各个网友大神的分享,就有数不清的模版和大把大把的教程。
这里介绍和记录一下截止目前(2023 年8 月),我是如何使用 Notion 的。
当然,我也不会真的介绍 100 种方法
第一类:数据归集(第三方 —> Notion)
平时工作生活中,我会使用到各种工具帮我做记录和收集。
因此,我需要将第三方数据归集到 Notion 中,以便在一个地方做统一搜索和查看。
而最终内容输出的地方,也是在 Notion——这一点后文中会讲到。
这对我来说才是「ALL in ONE」的意义:
不是所有事件都要发生在 Notion
而是有一个环节一定发生在Notion,最终的数据加工和输出环节汇集在这里
我的 Notion 目前归集到的数据有:
- 碎碎念同步自 Flomo
我平时会在 flomo 上记录一些琐碎的想法。这些碎碎念是后续我写作的材料来源之一,因此它们需要在 Notion 中被管理

Flomo Pro 数据同步至 Notion ,详见:Flomo 同步至 Notion
- 稍后读同步自 Cubox
我平时看到的有价值的长文、稍后读的文章,我会使用 Cubox 收集和整理。

Cubox Pro 也支持数据同步至 Notion,详见:Cubox 同步至 Notion
- 通过 SaveToNotion 同步精彩 twitter
在 Twitter(现在叫 X )上的高价值内容,我可以通过一个外国老哥做的插件「SaveToNotion」保存到 Notion 上

(目前犹豫 Twitter 修改了 API 服务政策,该服务仅限付费用户使用)
- 浏览 RSS
我至今还保留着阅读 RSS 的习惯。通过 Notion 展示 RSS 内容的更新情况,这可以让我很方便地知道关注的博主有内容更新了。
国外还真有一款软件解决这个问题——RSS.app。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 RSS 转页面工具,能提供非常多且美观的页面样式。当然,也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项。


但唯一的问题是,它仅提供个人免费 7 天试用。继续使用的最低年费要 100 刀。对我这种只是为了浏览个标题看是否更新的需求,些微还是贵了……
好消息是,在 github 上我发现了一个项目,@antoinechalifour 通过内嵌代码 的方式就可以基本满足需求。界面有些简陋,但对于我的需求而言,已经非常可用了。
最终的效果如下:

第二类:使用 Notion 发布(Notion —> 第三方)
- 通过 NotionNext 发布、管理博客
- 我的个人博客:https://blog.gaoran.xyz/
- 什么值得读网站:https://worthy.gaoran.xyz/
先看成品:
这两个站点都是用同一套技术实现的——NotionNext
这是一个国内老哥的作品——借助 Notion 发布和管理博客。非常推荐!
特点是:它可以通过 Vercel 快速部署,0 代码操作;平时博客的管理都通过 Notion 实现,对小白来说非常简单。
相对其他博客解决方案(wordpress、hugo等),虽然自定义程度没那么高,但是真的很省心。如果不在乎版本问题,部署一次就可以用一辈子了。文章的维护、发布完全使用 Notion 就行,后台和代码几乎不怎么用维护。
毕竟内容才是关键,技术选型不是我做博客的重点。
后续有机会,我可以单独写一篇关于配置 NotionNext 的文章
(先立个 flag,博客 10000访问量以后吧)


通过 Super 建站【已弃用】
这是一款国外SaaS,把指定 Notion 发布成为网站。与 NotionNext 相比,更加小白,操作更简单。当然,属于付费服务,免费版本有一定限制。
第三类:同步(Notion <—> 第三方)
双向同步类的方案我也尝试过不少,但基本都逐步淘汰掉了。原因有以下几点:
- 付费服务,且付费溢价过高。简单来说就是卖太贵了,并且对我来说并不刚需。
- 比较轻的服务,没有必要all in one。有的问题不需要与其他产品耦合,就让其他工具去完成就好了。刻意追求All in One 是徒增烦恼
与 Things 同步待办事项【已弃用】
与 Google 日历同步日程【已弃用】
第四类:个人数据整理
这也是 Notion 最常用的用法。相信一千个人有一万种信息记录方式,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。
可以参考少数派的课程:Notion All in One:搭建高能效率系统
结语
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,似乎每天都有新的工具和技术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尝试。
本文分享了我的 Notion 使用经验,但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提醒大家:工具只是工具,不应该成为我们创造价值的阻碍。我们所选择和使用的工具,理应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,而非成为任务本身。
当你探索和追求效率的路径时,不妨时常反思:我真的需要这个工具吗?这个工具是在帮助我,还是在分散我的注意力?
这就是我想通过分享我的 Notion 使用经验,向你传递的信息—对工具的挑选应以自身的需求为导向。选择符合你需求的工具,让它成为你达成目标路上的助手,而非分心的根源。
如果你有任何关于 Notion 或者其他效率工具的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。感谢你阅读这篇文章,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启发。记住——找到与自身需求最匹配的工具,才是王道。
- 作者:Ryan
- 链接:https://blog.gaoran.xyz/article/renovation_of_notion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