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本来两年前入手后就应该写这篇文章的。
拖延症可真厉害,硬生生拖成了一篇长测。
话不多说,我们开始吧
硬件设备
- 主设备:群晖 DS220+
- 硬盘:希捷酷狼 8T x1
- 目前只装了一个盘位
- 主要原因是「用不着更多」,8TB 数据已经满足我近 5 年的需求了。
- 另外一个盘位目前还空着,计划从原来的旧笔记本中把硬盘拆下来,套个硬盘盒再装上去
- 两个设备一起在海鲜市场上找买新机的店家,能做到 3500 到手(当然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价格了,现在应该更便宜了)
- 现在看这套设备,有点「垃圾佬」的意思。但不管黑猫白猫,能解决我的问题就是好猫。作为 第一次购买 NAS 的入门体验,成本比较可控,后续也有一定拓展性。
一、基础玩法——数据中心
经过这两年的使用,我认为 NAS 目前最有价值的角色还是作为家庭数据中心。
提到「数据中心」,大家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比较远。其实没有那么遥不可及。
数据中心,顾名思义,就是一个集中存放和处理数据的地方。
大公司的数据中心用来集中存放和处理所有用户的数据;家庭数据中心就只用来存放咱自己的数据就好了。
以我家为例,平时产生的数据有以下几类:
- 视频记录类数据。如家里的监视器、行车记录仪产生的数据。
- 这类数据的特点是单个文件不大,但随着时间流逝,这些数据会持续的产生。
- 他们在有些时候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,需要能在回溯的时候快速定位和查找。
- 摄影、摄像数据。这里有两类,一是手机产生的图像和视频,二是通过各种摄影设备记录下来的图像和视频素材。
- 对于手机相册来说,我已经在使用 Google Photo备份我的相册了。但我还是需要一个「掌握自己命运的」、本地的数据备份方式。
- 对于相机、无人机等设备产生的数据来说,应该有个完整的素材管理流程。方便做素材回看、标记、后期、及备份和存档。
- 设备数据,及备份。主要是电脑、手机和平板的备份数据
- 这类数据单个体积比较大、使用频次也很低。
- 如果长期放在设备上,非常占用空间。使用 iCloud 等云服务承载这类数据,就更不划算了。
- 影音娱乐类数据。主要包括下载到本地的高品质电影、电视剧
- 学习、工作时产生的数据。这类数据主要产生在电脑和手机上,属于高频使用的数据,直接存在本地就好了。
除了第 5 类数据以外,前 4 类数据其实没有非常高频的使用场景,也不需要长期占用设备内容宝贵的内存空间,非常适合使用 NAS 来存储。
使用 NAS 作为数字中心,会有效节省设备宝贵的空间资源,也会有效节省各种 SD 卡、TF卡的使用率。
数据中心解决方案
1️⃣
目前,我把小米摄像头接入了家庭 NAS。这样就不必购买米家自身比较昂贵的云服务,同时随时查看视频回放也很方便。
在后期购买这类监控设备的时候,我也会优先考虑买支持 NAS 存储功能的设备。
2️⃣
对于手机中的照片和视频,Synology Photo 是广受网友们推荐的照片备份方案,也是我实测下来,最好的照片同步备份解决方案。
Synology Photo 同步非常快,能很好的支持 iOS 端的自动无感备份+按月整理。同时,它还能支持多账户登录+备份。这样我和我老婆都可以用这套方案,把数据存在一起,用不同的空间区分。它还支持人脸识别和一些基础的照片管理方法。我虽然不常用,但它有。
对于相机无人机拍摄的数据,我每个月会做一次数据统一导出。将相机、无人机的存储卡里的内容通过 Lightroom 的「导入」功能,一次性导入到 NAS 中,并按年份和月份自动创建文件夹留档。
再通过阿里云盘和百度网盘设定自动双向同步,以达到「保证不丢」的数据安全性。
3️⃣
对于第三类数据,我会大概每半年时间做一次全设备备份。使用苹果的「时间机器」功能,直接备份到 NAS 中。方便在换机或者一些极端场景下恢复数据。
4️⃣
对于第四类数据,借助迅雷等软件,可以直接把电影下载到 NAS 中。
对了,群晖 NAS 的 DSM操作系统中也有迅雷的对应版本可以直接使用,借助外部访问和 Infuse,甚至实现这样的操作:
在公司把下载链接甩到迅雷中,回到家电影已经下好,Infuse 已经帮我把电影的资料、字幕补齐。我只需要打开 Apple TV 就可以欣赏了。
至此,NAS 用作数据中心的玩法就先介绍到这里。其中还涉及到一些进阶操作——比如,在外网控制 NAS 上的迅雷下载电影是如何实现的——且看下半部分。
影音库——布谷 TV+迅雷+Infuse
二、进阶玩法
设置外部访问
这个玩法虽然我列在了进阶玩法中,但其实可以说是玩 NAS 的人必备的技能。
因为如果不实现外部访问,你就只能在家里才能对 NAS 进行操作。(这上班还怎么摸鱼?)
实现了以后你就可以在任意网络环境下访问你的 NAS ,及跑在 NAS 上的服务了。
换句话说,相当于你在家跑了一台小型服务器。
实现方法有很多,官方也提供了像 QuickConnect 这种小白操作方法。
具体教程可以参考官方文档:Synology NAS 外部访问快速入门指南 - Synology 知识中心
网上也有很多教程可以参考,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。
Docker
是的,NAS 上可以跑 Docker。这就意味着你在 NAS 上实现各种骚操作。
我目前在用的 Docker:
1. Home Assistant——米家接入 HomeKit
把米家智能设备连入Apple 家庭应用。可以使用 Siri 、AppleTV、iPad等进行控制。
实测点击延迟很低,效果还是不错的。教程详见:利用群晖NAS搭建homeassistant


2. zlib-searcher——电子书库的本地索引
前段时间,zlib 镜像网站下线造成了一时骚动。
于是网上就有大神搞了个能跑在 docker 上的索引(大概 2GB),而源文件数据还是通过其他渠道(如 IPFS)下载的,这样就不必在本地运行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库了。
配合外网访问和 Apple Book 应用,随时随地找书、下载、阅读一条龙。岂不美哉!
教程详见:把电子书库装进口袋


3. Alist——可以挂在 Infuse 的影视资源大全
不过多解释
4. 阿里云数据同步
通过 DSM 中的Cloud Sync套件,我们可以实现 NAS 数据和主流网盘的双向同步(如百度云、OneDrive 等)。这样可以保证你的数据「永远不丢」
但阿里云本身不支持官方Cloud Sync。好消息是可以绕道 webdav 实现。教程参考:群晖NAS同步阿里云盘,亲妈级保姆教程

已经不在使用的 Docker
- 可以部署到 NAS 上的类 flomo服务
- 自己长期维护还是麻烦的,最终回归到了 flomo(99元/年也不贵)
- 年初做这件事主要是尝鲜。
- 现在随着官方 API 的开放,官方账号的普及,还有各种第三方客户端的上线,自己维护一个已经很完全没有必要了。
结束语
恭喜你看完了这篇长文!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,欢迎关注我的博客,给我留言,让我知道你的想法和建议。
最后,如果你想要尝试使用 NAS 作为你的数字中心,记得一定要在购买前仔细考虑你的实际需求,以及 NAS 的扩展性和稳定性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,祝你好运!
P.S. 如果你也在使用 NAS,欢迎分享你的使用心得和技巧,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强大的工具。
- 作者:Ryan
- 链接:https://blog.gaoran.xyz/article/NAS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